• 警惕!“12315”和“12345”都有假的了!

    发布日期:2023-09-16 12:25    点击次数:69

    警惕!“12315”和“12345”都有假的了!

    近期,诈骗分子挖空心思

    利用“12315”“12345”

    这些耳熟能详的政府热线

    仿制政务服务App

    实施网课退费类诈骗

    不法分子自制的平台标识

    与官方平台标识

    存在相似之处

    而内部的系统甚至还添加了

    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”

    和“全国12315”平台标志

    容易让人误以为真

    案例分析

    近日,李女士遭遇了退款诈骗“升级版”。

    据李女士回忆,她前不久正在为教培中心无法按时退还孩子学费的事犯愁,突然,一名自称“315”客服的人添加了李女士的QQ好友,并称可以帮她退回学费。

    按照客服人员的提示,李女士进群后,又按照要求在官方应用商店下载了“全国12315”平台的APP,可在软件中并没有找到“客服”所说的相关操作界面。

    对方说李女士下载软件是错误的,又给了她一个新的链接。点击下载后,李女士发现这是一个名为“国家官方清退学费”的平台。

    客服人员介绍称这是“315”消费者维权协会以“第三方”的角色协助清退,学费统一以“购买国库券升值”的方式退回,即购买“国库券”,兑付本金比例的20%(购买1000元,可兑付1200元,DOTA2下注平台退还的学费就是多兑付的20%),以此方式退还学费。

    而此时维权群内已有多名“家长”表示退费成功,李女士信以为真。

    套路分析

    1

    精筛:诈骗分子通过非法购买、爬取等方式获得互联网上线上培训机构学员信息,精准筛选实施诈骗的目标对象。

    2

    引流:诈骗分子通过邮寄、快递、发送电子邮件、添加QQ好友等方式与受害人取得联系,并以帮其退费、维权为由获取信任。

    3

    设套: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点击不明链接、扫描不明二维码等方式,下载安装虚假政务服务App。

    4

    收割:诈骗分子以在App内投资购买礼券、国债、国库券赚差价提现为由,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,实施诈骗。

    此类诈骗是课程退费类诈骗的升级版

    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

    严重损害政府部门公信力

    温馨提示

    1. 如涉教育培训、投资理财等机构退赔、维权事宜,请通过此类机构告知的正规途径或及时拨打96110反诈热线进行咨询。

    2.通过手机官方应用商城下载政务服务类App,切勿通过不明链接、二维码下载非法App。此类App没有官方认证,极易窃取个人隐私。

    3. 官方政务服务类App客服不会推荐投资国债、国库券等,不会直接办理退赔事宜,更不会通过链接或个人银行账户要求转账。

    4. 如发现被骗DOTA2下注平台,保留证据,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。(南京反诈中心)